“Old thing” by Kim MyoungSung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2.0
是不是受夠了每次整理房間時,好不容易決定要丟的東西,最後都跑到其他家人的房間呢?今天想從心理學、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觀點出發,和大家探討為什麼人類這麼討厭丟東西。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:「風險越大,報酬越大」,但承擔風險的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,因此多數人為了縮小損失的機率,寧願接受較低的報酬,心理學中將這樣的現象稱為「損失厭惡」。
心理學觀點: 丟東西違反人性,人類「厭惡損失」!
「損失厭惡」(Loss Aversion):人性是不喜歡損失的,因為損失所帶來的痛苦,遠比得到同等收穫所帶來的愉快大得多。關於「損失厭惡」,有一個著名的框架效應理論(Framing effect),大意是文字或語意描述方式的不同,會導致人們不同的決策判斷,並可藉此延伸出人們厭惡損失的心理。
心理學家Tversky和Kahneman在1981年時出了一道題目「目前亞洲正面臨一種新型疾病的肆虐,若疾病爆發會造成600人的死亡,現在有兩種藥物可用來抵抗該種疾病,你會選哪種?」並用了兩組受試者做實驗,大家也可想一想,在以下的情境你會怎麼選擇呢?
第一組受試者(152人),得到以下兩種選項:
使用A藥物,有200人會活下來
使用B藥物,有1/3的機會600人全部活下來,而有2/3的機會沒有人活下來
最後有72%的人選擇A藥物,28%的人選擇B藥物。
第二組受試者(155人),得到以下兩種選項:
使用C藥物,有400人會死亡
使用D藥物,有1/3的機會沒有人死亡,但有2/3的機會600人全部死亡
最後有22%的人選擇A藥物,78%的人選擇B藥物。
仔細觀察後會發現,其實A藥物與C藥物相同,而B藥物與D藥物也是一樣的,僅用不同的描述方式而已「活下vs.死亡」,那麼為什麼選擇的比例上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?是因為第一組所面臨的選擇立基點為「活下-獲利」,和第二組「死亡-損失」是不一樣的。
在獲利的情境下,人們的選擇傾向風險規避,也就是保證有少部分的獲利,也不要有機會全部損失;但當人們在損失的情境下,卻寧願挑戰可能不會有損失機會的選項,也不願意損失部分求全,這代表人們對於「損失」這件事的確是敏感的,也能解釋為什麼人類天性就不愛丟東西。
經濟發展觀點: 工業革命釋放人類的生產力!
以經濟發展的觀點,其實最原始人類的經濟行為,是以物易物的方式來獲得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,早期貨幣的誕生,就是為了方便衡量物品的價值,讓彼此的交換行為更有效率。直到工業革命釋放了人類的生產力,製程創新帶來生產效率大幅提升,打破原本供需的平衡,使生產開始大於需求的現象,此時商人抓準資訊不對稱的機會謀取利益,讓貨幣的使用從原本的方便衡量變成財富的追求。資本主義橫掃全世界,最終資本主義的發展到了物極必反的階段,讓生活在先進國家的我們,輕易擁有太多我們根本不需要的東西!
另一觀點,大中華文化屬於農業文化,農業文化的發展中,因為每年的豐收或多或少都有不可抗的風險,如旱災、水災等。因為量的難以掌控,導致人們很早就開始有儲物的習慣,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長輩,有將財富留給子孫的觀念。
科技發展觀點: 太多了!科技的發展,讓擁有的比需要的還多!
科技的進步打破這些以往的規則,讓儲物勤儉的美德,變成壓縮生活空間的夢魘,以半導體著名的摩爾定律來說:摩爾定律是intel的創辦人之一,Gordon Earle Moore所提出來的,大意是積體電路中,每18個月晶片的效能會提高一倍。
摩爾定律在各個科技領域大致都符合,也意味著人類因為科技進步,可以用更少的金錢換取所需,各項產品生命週期縮短,汰舊換新的頻率提升,使本來留下來給需要人用的美意,得到反效果的作用。太多了!經濟與科技的發展,讓我們擁有的比我們需要的多!
重新審視物品 開始認識自己
每一個物品來到我們的生活中,都有它的原因,但擁有太多,反而容易讓我們迷失,忘了真正的自己。於是近期開始有人提倡極簡生活,「極簡」兩個字給人極大的壓力,但所謂真正的極簡主義並不是追求衣服不能超過50件、不能有強烈物慾或不能擁有車子或電視等。而是將極簡主義真正落實到生活之中,留下真正需要且喜歡的物品,透過物品重新認識自己,也能因此開始擁有更多的時間去面對真正的自己!